24小时咨询电话:400-991-0197

微博 微博|1(6)123.jpg 手机RTX123.jpg

公司动态
Home>公司动态>行业新闻>总结:2016年农业生物技术七大事件

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总结:2016年农业生物技术七大事件

DATE:2017-01-03    来源:齐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点击数:

1. 转基因大规模商业化20周年

4月13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公布的年度报告中详细说明了生物技术作物的应用。“生物技术作物大规模商业化20周年(1996 - 2015)和生物技术作物2015大事件”中提到,全球生物技术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15年的1.797亿公顷。20年来近100倍的增幅使生物技术成为最近应用最迅速的种植科技,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农民们对生物技术的满意度。
自1996年起,共有20亿公顷的可耕土地用于种植生物技术作物,覆盖面积相当于中国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或美国总面积(937万平方公里)的2倍多。此外,据估计1996年以来多达28个国家的农民靠种植转基因作物获得1500多亿美元的利润。这惠及了1650万的小农户和他们的家庭,每年总计约6500万人,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2. 基因编辑新技术发展

4月13日,美国农业部致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杨亦农称,他所培育的CRISPR基因编辑白蘑菇不会受到该机构的监管,从而使这种蘑菇成为第一个脱离管控的CRISPR作物;
同月,美国某公司宣布其第一个CRISPR玉米的上市计划获得美国农业部批准。预计,最早于2021年,农民就可以种上这种杂交玉米。
*CRISPR是一种新型且强大的基因组编辑技术。无论从精度、速度、成本和监管上相较传统作物和转基因作物,都有很大优势。当和种植科技的其他优势结合,CRISPR可以提高作物的生产能力,也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贡献。目前已在拟南芥、水稻、小麦和豆科牧草等多种植物上成功利用。

3. 百位诺贝尔奖得主联名支持转基因

6月29日,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署了一封公开信,强烈要求绿色和平组织 (Greenpeace)不再反对转基因技术与产品。这封信要求绿色和平停止阻碍“黄金大米”(一种基因工程稻米)的引入。支持者称,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儿童因缺乏维生素A失明甚至死亡,而这种稻米可能大大缓解这一现状。
公开信强调,全球的科学和监管机构反复研究、一致认为,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的农作物和食物至少与通过其他方式生产的农作物和食物同等安全,至今从未确认任何一起因消费这些产品而引起人类或动物不良健康反应的案例。多项研究反复证明,这些农作物和食物对环境的破坏性更小,且有益于全球生物多样性。

4. 美国公布《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

7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国家生物工程食品信息披露标准》,该《披露标准》出台的主要目的是统一转基因食品标识方法,避免出现州各自为政、部分州与联邦对立的局面,减少州际食品生产和交易的成本。它优先于州标识方法,在要求统一披露的同时,也为经营者提供了多种信息披露的方式。《披露标准》将于2018年7月29日正式生效。

5. 坦桑尼亚启动转基因玉米野外种植实验

10月,坦桑尼亚政府正式通过转基因玉米野外种植实验许可。实验的目的之一就是检验由非洲节水玉米项目 (WEMA) 研发的转基因耐旱玉米种子能否在坦桑尼亚进行有效种植。WEMA是一项公私合作项目,由种业企业为项目无偿提供抗旱玉米技术支持,并由当地政府与公益组织合作为农民提供抗旱节水的玉米种子。由于非洲独特的干旱气候和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越来越大,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食物短缺现象严重,研发耐旱、抗虫害性质的转基因玉米有望改善这一局面,让众多小型种植户实现自给自足。

6. 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京召开

11月1日到3日,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10位诺贝尔奖得主、4位世界粮食奖得主和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及英国皇家科学院院长等科学家让大会熠熠生辉。
2013年世界粮食奖获得者傅瑞磊博士(Dr. Robert Fraley)在主题演讲中呼吁: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索满足未来人口粮食需求的科学路径,而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新方法需要被公众和监管机构接受才能得到普及。希望科技界的同仁们能够在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科学传播,加快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7.农业部:如果条件成熟,转基因品种审定工作会陆续开展

11月10日,农业部官员在“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挑战及政策研讨会”上表示:如果条件成熟,品种审定工作会陆续开展。据了解,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一般应当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三个阶段。除了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商业化的转基因棉花和木瓜,转基因抗虫水稻、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也已经拿到安全证书。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一些品种在未来还会陆续拿到安全证书,并可能启动商业化。

返回